为场景找技术,为技术找场景富盈策略,是合肥高新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路之一。
3月春风起,合肥高新区启动场景开放计划,释放一批涉及城市治理、民生服务、产业升级等多元场景机遇。
当下,场景开放计划已促成25项供需合作,带动50余家科技企业创新发展。这种“场景牵引、技术赋能”的创新路径,让园区企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跑出了“加速度”。
建清单精准挖掘需求,打开场景“机会窗口”
需求清单、能力清单的构建,是场景开放计划的核心。需求清单侧重痛点挖掘,能力清单整合技术资源,合肥高新区通过构建双清单对接机制,挖掘、整理、储备场景资源,打通了场景从技术到应用的闭环。
格力电器(合肥)有限公司曾受困于客服系统智能应答准确率不足的难题。合肥高新区将格力电器AI客服机器人研发需求列入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后,立即获得深耕智能客服领域9年的科讯嘉联公司主动响应。双方敲定合作框架,构建智能知识推理和对话系统富盈策略,上线后预计每年可为格力电器降低人工成本超千万元,成为“清单促对接”的示范样本。
智能知识推理和对话系统
目前,合肥高新区已建立常态化双清单征集机制,覆盖管委会各部门、区属国企、科技型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多元化主体。活动以来,已征集到27项需求清单与52项能力清单,形成覆盖技术创新全链条的“机会—能力”匹配矩阵。
强对接政府搭桥,促成“技术—需求”精准匹配
清单发布仅是起点,推动高效对接、促成合作落地才是核心关键。
在这个过程中,政府扮演了不可或缺的“桥梁”角色。
安徽睿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睿极智能”)专注于移动视频传输技术研发。当在场景清单中捕捉到岭雁科技关于“复杂场景安防监控升级”的需求时,睿极智能敏锐洞悉自身技术恰能填补对方短板。在科技局的积极协调下,睿极智能主动展示技术优势,双方一拍即合,计划联合开发覆盖工地出入口、乡村坡道等关键区域的全方位安全管控体系,实现技术互补。“得益于这次场景清单发布,我们两家公司实现了双赢。”岭雁科技有关负责人坦言。
富盈策略
安全管控体系
为加速场景机会方和能力方的供需联动,合肥高新区结合“访企入村”“政企面对面”等活动,深入了解企业诉求,已组织9次场景供需对接活动,促成19家上下游企业达成意向合作,有效打通了产业资源融通的关键节点。
优生态全链条服务,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沃土
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下,合肥高新区用体制机制创新破题。
为加速推动创新场景建设落地,合肥高新区成立首家区级场景公司(合肥高新场景应用促进有限公司,以下简称“场景公司”),为技术找场景,为场景配技术,让创新要素在园区内实现高效耦合。同时,实施“机会挖掘-能力培育-供需撮合-落地建设-宣传推广”行动,构建场景服务全链条闭环机制。
这一机制正在催生“创新成果就地转化、就近应用、就地推广”的良性循环。
场景是最好的试金石。当华思股份自主研发的电梯智能能量回馈技术寻求应用场景时,场景公司及时响应架起供需桥梁,促成全市首部智慧节能电梯落地长宁公寓。“我们带着技术找场景,合肥高新区带着场景等技术!”华思股份项目负责人感慨道。
电梯能量系统
同样的合作佳话在青松食品再度上演——科技局、场景公司捕捉到青松食品关于无人售餐机布点需求后,召开对接会促成其与高新投促集团合作,让设备快速入驻人才驿站和软件园,使其成为园区“数字生活”的新标配。
青松食品鲜食荟AI无人售餐机
随着机制不断运转,场景开放与成果转化的步伐持续加快——3月以来,合肥高新区围绕城市治理、民生服务等领域开放16个创新应用场景,促成东超科技空中成像控制面板、中科光博量子精密测量设备等12个创新产品的场景应用。通过持续加强应用场景创新与资源释放,进一步加速创新成果就地转化、就近应用。
让“技术流”转化为“产业流”,是合肥高新区深耕场景服务的核心要义。未来,合肥高新区将持续完善“全链条、全要素、全周期”的场景服务体系,为技术转化提供更丰沃的成长土壤。
(郑呈凤 孙昕荷)富盈策略
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